赵安中
赵安中,1918年10月出生于宁波镇海骆驼镇,曾就读于镇海庄市中兴学堂,小学未毕业即入钱庄学徒,后因金融风潮钱庄倒闭而失业。1949年流落香港,白手起家,从金号的底层打工者起步,凭勤俭创业而成小康,创办荣华纺织有限公司,靠奋斗而事业有成。祖国大陆改革开放后,欣然还乡,热情支持家乡建设,钟情于扶持内地教育事业,特别是支持贫困山乡农村的基础教育事业。
自1986年以来,赵安中从家乡做起,把他的捐资办学事业扩大到宁波、浙江以至全国。据不完全统计,至今已在浙江、河北、云南、贵州、安徽、四川、陕西、新疆、天津、江苏等10省区累计捐资达1亿多元人民币,助建希望工程等项目148个,对推动当地教育、卫生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。在继续为贫困山乡助建基础教育事业的同时,赵安中还把目光投向同窗好友包玉刚捐资创办的宁波大学,以自己的行动,续写了“宁波帮”帮宁波的辉煌篇章。
赵安中说过:“捐资办学是没有金钱回报的投资,但远比金钱的回报更有价值。因为,人才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价值。”他也多次表示:宁波人“如欲再度辉煌,端赖现在学中之同学”。也许,这就足以解释,为什么赵安中,一个海外宁波人,要把自己一生辛苦积蓄的家财,无私地奉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。
一、浓浓少年情
1918年农历九月初六,赵安中就在这宁波镇海骆驼镇杜塘畈的赵家老屋呱呱坠地。当时,赵安中的祖父赵有伦,曾在宁波开过一家“正泰糖行”和一家“成大南北货拆兑行”,因其精明能干而被同行尊为“壳王”。但当赵安中父亲赵志莱和母亲林杏琴结婚时,赵家已经败落。
赵安中的童年,大半日子是在离杜塘畈八里的团桥镇外祖父家度过的。开着“穗祥”米行兼酒坊的外公林炳荣是当地首富,对这个外孙钟爱备至。
他10岁时外公猝然病故。一年后,外婆也去世了。当家的过继娘舅把赵安中送到团桥小学寄宿。经此变故,赵安中突然懂事,渐渐养成了一种隐忍、坚韧、务实的性格。
半年后,赵安中转往镇海庄市中兴学堂寄读。赵安中初到中兴的时候,因为贪玩,不肯下苦功,成绩平平。到四年级以后,算术成绩突然好了。什么原因呢?原来,教算术的支家英先生有个特点,他把题目出在黑板上,黑板写满了就揩掉接着写。做得慢了,题目都来不及抄,所以只能眼睛看着黑板,心里迅速地计算,手上写出答案。支先生也只要求你写出答案,其目的就是训练学生心算、快算。赵安中把这些做得非常熟练,终于练就了一手不凡的心算本事。
每到晚上,校长金茂如先生吹响了教笛,把所有的寄宿生不分年级集中到一个教室里,亲自给大家上古文课。如《古文观止》里的一些名篇,一般是每晚一段。有时也讲一些新旧诗词,或者讲讲故事。赵安中的古文基础就是这个时期打下的。1990年,赵安中再次访问母校,在和“新叶”文学社的同学谈话的时候,说到李密的《陈情表》,他竟能流利地背诵出来,令在场的同学钦佩不已。
3年中兴生活,在赵安中的心中留下极为深刻的影响。但是,“九·一八”事变爆发,时局动荡,赵家作出了让赵安中辍学就商的决定。于是赵安中不得不在小学最后一个学期黯然离校。 此新闻共有7页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
|